本文相關基金

更多

相關資訊

嘉實動態

link khusus slot

字體大小︰

國內被動指數基金近幾年的發展呈加速度,其中,ETF是主角兒。

依據Wind數據,2017—2023年,ETF近7年份額年增長率均在30%以上。截至2023年底,國內ETF基金規模已超2萬億元,佔公募基金規模的7.54%。其中,非貨ETF規模是1.84萬億,佔比11.60%(均已剔除貨幣基金和FOF所持基金市值),這一比例數據,美國市場是30.61%。

空間巨大,競爭無限。未來指數化投資在國內將如何演化?公募基金端將在市場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運用自身深度研究的能力,通過早期的布局以及在厚積指數化投資能力方面孜孜不休,嘉實基金近幾年在指數化大潮里表現毫不遜色。今天我們就以嘉實基金為例,講述公募基金指數化浪潮背後的未來邏輯。

深度研究能力的轉化

在嘉實基金, “業績為本”是從主動股票到基石固收,從被動投資到養老金業務都秉承的圭臬。

具體到被動投資業務,它的戰略則是打造從寬基到高景氣細分行業的全系列。被動指數產品的“業績”,體現在嘉實基金尋找布局長坡厚雪賽道的能力,通俗地講,就是尋找景氣度高的好行業,“能力”則是嘉實多年積累的深度研究,為發現和布局好指數提供強大助力。

2021年底,產品研發團隊從源網荷儲角度,自上而下做了梳理,他們發現在“源”端的指數產品布局上,市場尚屬空白,而這塊的投資機會又是眼見的重要。

從宏觀和產業趨勢看,推動雙碳落地的支持政策不斷地在推出;綠色電力指數標的具備很好的現金流,權重股基本面優質;估值相對低位區間,具備配置價值。

確認了其投資價值的下一步,是進行指數的編制,也即“源”端指數個股的選擇。

在編制的過程中,基于嘉實針對個股基本面的深度研究,在此時也賦能了指數產品的研發。

經過自下而上對個股的反復推敲,再將選出的“源”端個股數據輸入到指數產品模型,從指數的業績、彈性、純度等等多個維度判斷是否具備將其產品化的基礎。答案是肯定的。

投資端的價值確定後,指數部又聯合市場部的同事進行了針對市場需求的調研,也明確了國證綠色電力指數對市場端的吸引力。

無論是投資端還是客戶端,反饋均是非常積極。“那就能做成產品了!”

隨即在指數公司與嘉實基金的共同推動下,國證綠色電力指數設立,嘉實國證綠色電力ETF基金產品上報。

指數產品研發團隊的一位成員說,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研究成果的共享和轉化。

為了全面推動指數業務的布局和發展,早在2021年,嘉實在Smart beta與指數投資板塊,設立專門的指數產品研究與發展部,提升產品與投研、市場之間的溝通,目的是按照深度基本面研究的思路規劃和布局指數產品,充分利用公司投研平台在宏觀、策略和行業研究方面的能力和成果,尋找更能契合市場需求的優質資產類別和指數,將其轉化為被動產品規劃和布局方向。

深度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是最先嗅到投資機會,搶先布局。

正如嘉實基金副總經理、Smart Beta和指數投資部負責人張峰所言,ETF已從原先的寬基,轉向針對某一個行業或行業中某一個環節的窄基,公募基金之間比拼的是對未來的判斷、對產業方向的選擇和速度,體現的是公司的研究功底。

嘉實科創芯片ETF在2022年成立之初募集規模是3.6億元,不到一年時間,規模已穩定在70億元附近。

上證科創芯片指數是從科創板選取50家業務涉及半導體材料和設備、芯片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的核心公司作為指數樣板。

2022年股市調整,ETF的規模和產品數量經歷2018年以來的高速發展,截至去年底,非貨ETF的數量和規模相比2022年底分別增長22.05%和37.99%。指數的細分布局也已經到了較為完善的程度,新成立的行業主題ETF偏向于布局新指數,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就是其中之一。

對于這只指數的投資價值,在當時並沒有達成共識。大家普遍認為,從單一市場選股太過于局限,池子越大魚越多,應該從全市場這個大池子里選出更多好股票;且市場上已經存在多只芯片ETF類產品,存在同質化的現象。所以單一板塊的單一賽道科創芯片ETF,在那時並不被外界普遍看好。

在嘉實基金看來,科創板擁有聚集頂尖科技的板塊定位,芯片又是核心資產里的核心資產,科創芯片指數成長潛力巨大,且彈性更大。

在去年的一波強勢上漲里,嘉實上證科創芯片ETF上半年報告期內上漲24.5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20.87%,在主要的芯片行業指數里一騎絕塵(Wind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芯片指數漲19.75%、中證芯片產業指數漲9.94%、中華半導體芯片產業指數7.39%、國證芯片指數4.08%、科創芯片指數21.87%),成為上半年A股市場里的靚仔,吸引大量資金的關注。

半年報同時顯示,嘉實上證科創芯片ETF被大量的機構投資者作為他們實現策略目標的重要工具大手筆買入,和個人投資者持有規模平分秋色。

被動指數基金解決了基金管理里的不可能三角︰業績、規模和流動性不可能同時具備。這也是被動指數基金在過去幾年備受投資者青睞,規模持續猛增的重要原因。

通常情況下,ETF產品規模大意味著流動性優勢,在投資價值持續的背景下,能吸引到更多的資金進入形成良性循環。

嘉實基金在長坡厚雪的行業指數產品的布局上的建樹不止于綠色電力、科創芯片,中概互聯、稀土、港股新經濟、紅利低波動等賽道型或策略型指數產品也已成為投資大眾熟知且很具特色的指數產品。

一方面持續做大做強寬基指數,另一方面積極布局更具業績銳利度的主題行業指數。截至目前,嘉實被動投資板塊已有77只境內外公募產品。不僅布局了核心寬基資產,如深交所最大的滬深300ETF和中證500ETF、富時A50ETF、雙創ETF等,全方位布局了賽道指數產品,如新能源、科技、消費醫藥、金融周期等全產業鏈被動指數基金,還布局了策略指數產品、跨境指數產品、商品指數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首只深交所跨市場寬基嘉實滬深300ETF和深交所最大的中證500ETF嘉實中證500ETF均被選為交易所的期權標的產品,極大地豐富了產品的生態,對構建ETF生態鏈意義重大。

指數化投資的背後不簡單

相比主動管理型基金,被動指數基金在眾人的眼里只是分散化、低成本、交易便捷的工具型產品,它的風格不漂移,復制指數持倉透明,但無法擊敗市場。相較于人的復雜性,對指數基金的研究可以很簡單,以至于投資者甚至不必在它身上“花太多心思”。

在指數基金領域里,沒有所謂的被市場冠以光環的明星基金經理,投資者的關注點更多是放在了指數投資價值本身。所以,在被動投資領域里,沒有英雄,有的只是一群把看似簡單的指數產品呈現到大家眼前的人。

嘉實基金的指數業務起步于2005年,歷經多年的深耕,很多策略創新走在了行業前列。2019年提出“Super ETF超聰明的指數投資”品牌,並于2022年對Super ETF進行升級,圍繞“超級機遇、超級閉環、超級工具、超級便利”構建產品體驗。基于產業基本面深度研究,嘉實基金率先布局了多個高景氣賽道基金,指數業務迅猛發展。尤其是2021年以來發行的ETF產品,首批、首只產品佔到一半以上,其中多只基金知名度高企,出了科創芯片ETF、國證綠色電力ETF,還有科創信息ETF、中證稀土產業ETF、稀有金屬ETF、高端裝備ETF、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等指數產品。

指數投資部目前團隊成員多為自主培養,以數理、計算機和金融背景為多,專業互補。

被動指數型基金與主動管理基金的管理目標不同,主動權益基金的管理目標是獲得合理的回報,而被動指數型基金則是盡可能緊貼指數走勢,有效管控組合風險。

“如果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經理管理水平跟不上,那麼ETF跟蹤對應指數的能力就會有差異,也就讓投資者失去了跟蹤指數的效率。”嘉實指數投資部負責人劉珈吟談客戶需求時說道。

通常來說,導致指數基金跟蹤誤差的來源有很多種,除了倉位、持倉偏離因素,還有交易成本、各種費用成本等。

嘉實基金的要求是,將指數的倉位一般保持盡量高,最大程度地緊貼指數走勢。

極高的股票倉位意味著極少的現金頭寸,也對應了組合管理過程中的若干風險點。這給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這些挑戰是如何應對的,嘉實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系統化。

嘉實基金根據十八年來的被動投資管理經驗,沉澱到日常的流程系統管理中,自建投資管理系統、風險監控系統、PCF(每日申贖清單)系統的支持,秉承團隊協作和系統支持、精細化流程管理的投資管理理念。

“系統核心部分的算法,是我們團隊多年投資管理經驗的結晶,是由投資團隊把握和管理的。”劉珈吟表示,利用系統的建設和完善識別和應對風險。

以基金經理們最恐懼的“贖空”風險為例。投資者贖回ETF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出于某些原因,導致某個標的券被贖完,後續無法交付,引起贖空風險。這即通常提到的管理端的流動性管理風險。

在嘉實則是通過系統化和精細化運作盡量杜絕這類風險。劉珈吟解釋道,他們會把基金拆得特別細,系統會有實時的提示,做風險的預防。比如ETF可以實時申贖,基金組合就會實時變化,需要我們的實時反應。

精細化是指數投資團隊基本要求。“我們從來沒有出現過因為自己的差錯導致暫停申購和贖回。”談起來,劉珈吟頗為自豪。

張峰經常把被動指數投資形象地比作鐘表匠的工作︰鐘表是一種非常精密的機械裝置,需要精確地計算和調整才能正常運轉。鐘表匠需要耐心使用各種工具和材料,也需要精確地計算和調整每個部件的大小和位置,以保證鐘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從創造工具到使用工具︰左手產品,右手解決方案

指數部的基金經理每周都會去嘉實基金直播間,就當期的市場看法和投資方法進行分享。于他們來說,與投資者的溝通,和管理基金一樣,是日常的必要工作。

2023年,各大渠道和平台非常熱情,指數部的各位成員參與溝通路演次數明顯增多,全年已經路演了超800余場,年中就已超過了前年全年路演場次。

年輕人多集中在線上,線下營業部很多老股民,來自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感慨,在現場能感受到炒股不如炒ETF的趨勢。背後邏輯則是︰beta行情相對個股而言更好把握。

這些投資者的提問往往也很犀利︰這個指數要跌到什麼時候?

“這個問題是溝通過程中被問得最多的,但很難做出針對性地回答。過去兩年市場表現震蕩,我們希望在路演陪伴的過程中,以客戶為中心,向大家傳遞一些正確的投資理念,避免追漲殺跌導致的大幅虧損,提升投資者的體驗。”

從無到有,ETF產品類型逐漸豐富,覆蓋行業越來越多越細,ETF作為資產配置工具已經備受各類投資者青睞。

于公募基金,在持續完善產品線的同時,還要解決投資者普遍面臨的難點︰如何合理使用這些工具?2022年上線的微信小程序“指數羅盤”,市場行情一目了然,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把握市場。

嘉實在與投資者的溝通中,嘉實逐漸摸索出了一套以客戶視角為出發點“顧”的體系。比如輸出沉澱多年的研究能力,助力指數的產品化;針對券商、保險、銀行、個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策略支持、組合配置的建議,為客戶獲得更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服務和投資策略規劃服務體系。

後記︰

資產管理行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上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指數化產品布局,到中游的基金管理,再到下游的客戶服務體系構建,嘉實基金在為客戶捕捉機遇,提供便利工具和服務這件事情上,永不言疲。

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


萬億藍海!迎戰資配新時代,"主角"是它

2024-09-19來源︰券商中國

國內被動指數基金近幾年的發展呈加速度,其中,ETF是主角兒。

依據Wind數據,2017—2023年,ETF近7年份額年增長率均在30%以上。截至2023年底,國內ETF基金規模已超2萬億元,佔公募基金規模的7.54%。其中,非貨ETF規模是1.84萬億,佔比11.60%(均已剔除貨幣基金和FOF所持基金市值),這一比例數據,美國市場是30.61%。

空間巨大,競爭無限。未來指數化投資在國內將如何演化?公募基金端將在市場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運用自身深度研究的能力,通過早期的布局以及在厚積指數化投資能力方面孜孜不休,嘉實基金近幾年在指數化大潮里表現毫不遜色。今天我們就以嘉實基金為例,講述公募基金指數化浪潮背後的未來邏輯。

深度研究能力的轉化

在嘉實基金, “業績為本”是從主動股票到基石固收,從被動投資到養老金業務都秉承的圭臬。

具體到被動投資業務,它的戰略則是打造從寬基到高景氣細分行業的全系列。被動指數產品的“業績”,體現在嘉實基金尋找布局長坡厚雪賽道的能力,通俗地講,就是尋找景氣度高的好行業,“能力”則是嘉實多年積累的深度研究,為發現和布局好指數提供強大助力。

2021年底,產品研發團隊從源網荷儲角度,自上而下做了梳理,他們發現在“源”端的指數產品布局上,市場尚屬空白,而這塊的投資機會又是眼見的重要。

從宏觀和產業趨勢看,推動雙碳落地的支持政策不斷地在推出;綠色電力指數標的具備很好的現金流,權重股基本面優質;估值相對低位區間,具備配置價值。

確認了其投資價值的下一步,是進行指數的編制,也即“源”端指數個股的選擇。

在編制的過程中,基于嘉實針對個股基本面的深度研究,在此時也賦能了指數產品的研發。

經過自下而上對個股的反復推敲,再將選出的“源”端個股數據輸入到指數產品模型,從指數的業績、彈性、純度等等多個維度判斷是否具備將其產品化的基礎。答案是肯定的。

投資端的價值確定後,指數部又聯合市場部的同事進行了針對市場需求的調研,也明確了國證綠色電力指數對市場端的吸引力。

無論是投資端還是客戶端,反饋均是非常積極。“那就能做成產品了!”

隨即在指數公司與嘉實基金的共同推動下,國證綠色電力指數設立,嘉實國證綠色電力ETF基金產品上報。

指數產品研發團隊的一位成員說,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研究成果的共享和轉化。

為了全面推動指數業務的布局和發展,早在2021年,嘉實在Smart beta與指數投資板塊,設立專門的指數產品研究與發展部,提升產品與投研、市場之間的溝通,目的是按照深度基本面研究的思路規劃和布局指數產品,充分利用公司投研平台在宏觀、策略和行業研究方面的能力和成果,尋找更能契合市場需求的優質資產類別和指數,將其轉化為被動產品規劃和布局方向。

深度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是最先嗅到投資機會,搶先布局。

正如嘉實基金副總經理、Smart Beta和指數投資部負責人張峰所言,ETF已從原先的寬基,轉向針對某一個行業或行業中某一個環節的窄基,公募基金之間比拼的是對未來的判斷、對產業方向的選擇和速度,體現的是公司的研究功底。

嘉實科創芯片ETF在2022年成立之初募集規模是3.6億元,不到一年時間,規模已穩定在70億元附近。

上證科創芯片指數是從科創板選取50家業務涉及半導體材料和設備、芯片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的核心公司作為指數樣板。

2022年股市調整,ETF的規模和產品數量經歷2018年以來的高速發展,截至去年底,非貨ETF的數量和規模相比2022年底分別增長22.05%和37.99%。指數的細分布局也已經到了較為完善的程度,新成立的行業主題ETF偏向于布局新指數,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就是其中之一。

對于這只指數的投資價值,在當時並沒有達成共識。大家普遍認為,從單一市場選股太過于局限,池子越大魚越多,應該從全市場這個大池子里選出更多好股票;且市場上已經存在多只芯片ETF類產品,存在同質化的現象。所以單一板塊的單一賽道科創芯片ETF,在那時並不被外界普遍看好。

在嘉實基金看來,科創板擁有聚集頂尖科技的板塊定位,芯片又是核心資產里的核心資產,科創芯片指數成長潛力巨大,且彈性更大。

在去年的一波強勢上漲里,嘉實上證科創芯片ETF上半年報告期內上漲24.5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20.87%,在主要的芯片行業指數里一騎絕塵(Wind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芯片指數漲19.75%、中證芯片產業指數漲9.94%、中華半導體芯片產業指數7.39%、國證芯片指數4.08%、科創芯片指數21.87%),成為上半年A股市場里的靚仔,吸引大量資金的關注。

半年報同時顯示,嘉實上證科創芯片ETF被大量的機構投資者作為他們實現策略目標的重要工具大手筆買入,和個人投資者持有規模平分秋色。

被動指數基金解決了基金管理里的不可能三角︰業績、規模和流動性不可能同時具備。這也是被動指數基金在過去幾年備受投資者青睞,規模持續猛增的重要原因。

通常情況下,ETF產品規模大意味著流動性優勢,在投資價值持續的背景下,能吸引到更多的資金進入形成良性循環。

嘉實基金在長坡厚雪的行業指數產品的布局上的建樹不止于綠色電力、科創芯片,中概互聯、稀土、港股新經濟、紅利低波動等賽道型或策略型指數產品也已成為投資大眾熟知且很具特色的指數產品。

一方面持續做大做強寬基指數,另一方面積極布局更具業績銳利度的主題行業指數。截至目前,嘉實被動投資板塊已有77只境內外公募產品。不僅布局了核心寬基資產,如深交所最大的滬深300ETF和中證500ETF、富時A50ETF、雙創ETF等,全方位布局了賽道指數產品,如新能源、科技、消費醫藥、金融周期等全產業鏈被動指數基金,還布局了策略指數產品、跨境指數產品、商品指數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首只深交所跨市場寬基嘉實滬深300ETF和深交所最大的中證500ETF嘉實中證500ETF均被選為交易所的期權標的產品,極大地豐富了產品的生態,對構建ETF生態鏈意義重大。

指數化投資的背後不簡單

相比主動管理型基金,被動指數基金在眾人的眼里只是分散化、低成本、交易便捷的工具型產品,它的風格不漂移,復制指數持倉透明,但無法擊敗市場。相較于人的復雜性,對指數基金的研究可以很簡單,以至于投資者甚至不必在它身上“花太多心思”。

在指數基金領域里,沒有所謂的被市場冠以光環的明星基金經理,投資者的關注點更多是放在了指數投資價值本身。所以,在被動投資領域里,沒有英雄,有的只是一群把看似簡單的指數產品呈現到大家眼前的人。

嘉實基金的指數業務起步于2005年,歷經多年的深耕,很多策略創新走在了行業前列。2019年提出“Super ETF超聰明的指數投資”品牌,並于2022年對Super ETF進行升級,圍繞“超級機遇、超級閉環、超級工具、超級便利”構建產品體驗。基于產業基本面深度研究,嘉實基金率先布局了多個高景氣賽道基金,指數業務迅猛發展。尤其是2021年以來發行的ETF產品,首批、首只產品佔到一半以上,其中多只基金知名度高企,出了科創芯片ETF、國證綠色電力ETF,還有科創信息ETF、中證稀土產業ETF、稀有金屬ETF、高端裝備ETF、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等指數產品。

指數投資部目前團隊成員多為自主培養,以數理、計算機和金融背景為多,專業互補。

被動指數型基金與主動管理基金的管理目標不同,主動權益基金的管理目標是獲得合理的回報,而被動指數型基金則是盡可能緊貼指數走勢,有效管控組合風險。

“如果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經理管理水平跟不上,那麼ETF跟蹤對應指數的能力就會有差異,也就讓投資者失去了跟蹤指數的效率。”嘉實指數投資部負責人劉珈吟談客戶需求時說道。

通常來說,導致指數基金跟蹤誤差的來源有很多種,除了倉位、持倉偏離因素,還有交易成本、各種費用成本等。

嘉實基金的要求是,將指數的倉位一般保持盡量高,最大程度地緊貼指數走勢。

極高的股票倉位意味著極少的現金頭寸,也對應了組合管理過程中的若干風險點。這給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這些挑戰是如何應對的,嘉實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系統化。

嘉實基金根據十八年來的被動投資管理經驗,沉澱到日常的流程系統管理中,自建投資管理系統、風險監控系統、PCF(每日申贖清單)系統的支持,秉承團隊協作和系統支持、精細化流程管理的投資管理理念。

“系統核心部分的算法,是我們團隊多年投資管理經驗的結晶,是由投資團隊把握和管理的。”劉珈吟表示,利用系統的建設和完善識別和應對風險。

以基金經理們最恐懼的“贖空”風險為例。投資者贖回ETF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出于某些原因,導致某個標的券被贖完,後續無法交付,引起贖空風險。這即通常提到的管理端的流動性管理風險。

在嘉實則是通過系統化和精細化運作盡量杜絕這類風險。劉珈吟解釋道,他們會把基金拆得特別細,系統會有實時的提示,做風險的預防。比如ETF可以實時申贖,基金組合就會實時變化,需要我們的實時反應。

精細化是指數投資團隊基本要求。“我們從來沒有出現過因為自己的差錯導致暫停申購和贖回。”談起來,劉珈吟頗為自豪。

張峰經常把被動指數投資形象地比作鐘表匠的工作︰鐘表是一種非常精密的機械裝置,需要精確地計算和調整才能正常運轉。鐘表匠需要耐心使用各種工具和材料,也需要精確地計算和調整每個部件的大小和位置,以保證鐘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從創造工具到使用工具︰左手產品,右手解決方案

指數部的基金經理每周都會去嘉實基金直播間,就當期的市場看法和投資方法進行分享。于他們來說,與投資者的溝通,和管理基金一樣,是日常的必要工作。

2023年,各大渠道和平台非常熱情,指數部的各位成員參與溝通路演次數明顯增多,全年已經路演了超800余場,年中就已超過了前年全年路演場次。

年輕人多集中在線上,線下營業部很多老股民,來自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感慨,在現場能感受到炒股不如炒ETF的趨勢。背後邏輯則是︰beta行情相對個股而言更好把握。

這些投資者的提問往往也很犀利︰這個指數要跌到什麼時候?

“這個問題是溝通過程中被問得最多的,但很難做出針對性地回答。過去兩年市場表現震蕩,我們希望在路演陪伴的過程中,以客戶為中心,向大家傳遞一些正確的投資理念,避免追漲殺跌導致的大幅虧損,提升投資者的體驗。”

從無到有,ETF產品類型逐漸豐富,覆蓋行業越來越多越細,ETF作為資產配置工具已經備受各類投資者青睞。

于公募基金,在持續完善產品線的同時,還要解決投資者普遍面臨的難點︰如何合理使用這些工具?2022年上線的微信小程序“指數羅盤”,市場行情一目了然,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把握市場。

嘉實在與投資者的溝通中,嘉實逐漸摸索出了一套以客戶視角為出發點“顧”的體系。比如輸出沉澱多年的研究能力,助力指數的產品化;針對券商、保險、銀行、個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策略支持、組合配置的建議,為客戶獲得更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服務和投資策略規劃服務體系。

後記︰

資產管理行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上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指數化產品布局,到中游的基金管理,再到下游的客戶服務體系構建,嘉實基金在為客戶捕捉機遇,提供便利工具和服務這件事情上,永不言疲。

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


link khusus slot | 下一页